睿思芯科是中国最早进行RISC-V处理器技术商业化的公司。睿思以处理器微架构设计, 低功耗SoC系统架构,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技术。睿思Pygmy系列SoC使用自主设计的ORV 32/64位系列处理器微架构,包括流水线设计、高速缓存、执行单元和处理器互联等全部组件。所有产品均使用了大量先进的低功耗微架构设计,打造了超越的能耗比。ORV系列处理器内核为高质量的具有定制化扩展指令商用RISC-V内核,其功耗和性能远超于同级别主流开源RISC-V处理器设计。
Pygmy是面向AIOT的高性能低功耗RISC-V多核异构AI SOC,内含睿思独立设计的1个低功耗RV32IMC内核、4个高性能RV64GC内核及硬件加速AI向量单元,能够在终端设备高效灵活处理多种AI任务,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语音、智能玩具、机器人、工业视觉、可穿戴等应用场景。
Pygmy-E是面向IOT的超低功耗32位SoC,内含睿思独立设计的ORV32 RISC-V内核,实现了RV32IMC标准指令扩展。应用于IOT终端设备的感知、控制、连接等领域,如智能家居、智能控制、智慧工业、智慧园区等。
“实现高端CPU完全自主可控是中国芯片产业界的必行之路,且必须从最底层入手,RISC-V是唯一的实现路径。” 作为本土团队中唯一具有RISC-V发起人背景的团队,谭章熹希望睿思芯科能够成为这一浪潮的引领者。
过去一年,在中国科技界遭遇到了“卡脖子”难题,激起了国内高涨的科技创新热潮,在各个领域也涌现出很多寻求创新、突围的优秀创业者,他们都面临哪些困境,又是如何突围的呢?
在芯片领域,X86架构可以说定义了PC时代;Arm则在移动端一枝独秀。但随着芯片自主化、定制化的需求增长,开源、高效的新兴架构RISC-V(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)正在吸引大量关注,很可能在未来与X86、Arm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一个技术的成熟,要经历漫长的马拉松过程,RISC-V与Arm在IoT红海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,至于能否在5年内成为Arm强大的竞争对手,RISC-V仍有许多挑战,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态度。
由帕特森RISC-V国际开源实验室(RISC-V International Open Source Laboratory)、RISC-V基金会中国委员会、中国开放指令生态(RISC-V)联盟主办,清华-伯克利深圳研究院承办的“第一届中国RISC-V论坛”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。论坛主题为“构建免费、自由的生态体系”(Ecosystem Wants to Be Free)。
Copyright © 2020 睿思芯科 All rights reserved.